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
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生,十几年来累计培养毕业生超过2000人,现有在校生572人。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,岗位成长性好,企业对毕业生满意度高。近几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均达99%以上,2016年成为“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专业”,2017年成为“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”,2019年与肇庆学院联合培养本科生,本专业具有良好的建设条件和发展前景。
专业定位准确,办学思路明确,主动适应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需求。紧跟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变化,着眼于重点发展产业,及时跟踪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场需求变化,成立以二级学院院长为组长,专业带头人、专业负责人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调研领导小组,通过对机电类、装备制造业类等企业走访、电话访谈及跟踪毕业生就业去向及发展情况,了解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,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,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满足社会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。
本专业拥有一支数量充足、结构合理、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有在职专任教师12人,其中:教授2人,副教授3人,高级实验师2人,博士2人、在读博士1人。专任教师中“双师型”教师占师资比例为90.6%;聘请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14名,兼专职教师比例为1.07:1。
建立“教、学、做”的实践教学基地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日常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发展,经过多年的建设,校内有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室、单片机技术实训室、传感器技术、过程控制实训室、PLC技术实训室等13个“教、学、做”一体化实训室,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,设备值总值700万元;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5家。能满足23门课程,56个实训项目的实践教学,可考取电工中级、高级等职业资格证。
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实现了校企对接,订单培养。利用校内外实训、实习资源,制定了以“订单培养”为基础的毕业与就业无缝对接的校企合作人才共育模式。学生直接参与广州市金华美工艺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生产,以企业相关产品的设计、制造、安装、调试作为项目展开教学,坚持教学与实际生产相结合,加强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。本专业通过市场考察调研,瞄准地方支柱产业人才需求点,找准校企结合点,与长春一汽大众有限公司、广州永日电梯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了“订单式”培养,安排本专业学生参加企业生产实习、顶岗实习。
推进教学模式改革,“任务驱动”、“项目导向”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。对专业基础课、专业课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创新,将“教、学、做”一体化等引入到教学过程,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,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。本专业现有2门省级精品课程、2门教指委精品课程、5门院级精品课程,省级实训基地2个,省级校外实践基地1个,编写高职规划教材20余本,其中校企共同开发教材16本。
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,学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成绩显著。我院利用课余时间开设创新课程,聘请行业专家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科技讲座,结合各类专业大赛与校园科技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,提高了学生创新意识及专业扩展能力。2017-2019年,机电一体技术专业参加校外各类技能竞赛35项,获省三等奖以上45人次。
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开发、创新,积极开展社会服务、效果显著。本专业教师与广州柴油机厂合作进行320柴油机活塞分析项目,与广东三向教仪等联合研制单片机实验箱,建立了广东三向教学仪器制造有限公司职教设备生产基地,与广东筑波路桥工程公司、广州市道路养护中心等单位联合开展了“压路机压实度模拟传感技术开发”、“徐工LQC80B间歇式沥青搅拌站绿色生产技术改造”等8项产品开发、技术应用、技术改造。获“用于检测沥青品质的恒温水浴装置”等发明专利2项;2017-2019年获“一种新型水质检测装置”发明专利1项,获“一种磁性夹具”等实用新型专利13项。为蓝洋远航(北京)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“智能楼宇管理师”的培训考证两期,培训人数达100人次,通过率100%;2015年获得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省级师资培训班,2017-2019年完成省级中高职师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等项目培训共252人。
|